3月2日,据TVB娱乐新闻台报道,55岁TVB演员祝文君因肺癌不幸离世。
在从事演员生涯的期间,祝文君曾参与了包括《溏心风暴》、《法证先锋》、《公主嫁到》、《仁心解码》、《盲侠大律师2020》等多部经典作品,还曾在周星驰电影《食神》中客串过角色。
来源:网络
近年来,我们常常会看到演艺圈人士因癌去世的消息,其中,肺癌出现的频次并不算低,比如TVB演员曾伟权和陈积荣、“反派专业户”计春华、香港“四大才子”黄霑、老戏骨午马等人,都是因肺癌不幸离世的。
肺癌面前,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没有“免死金牌”。真正能够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生命健康的,绝非权势、地位或者财富,而是靠谱的肿瘤防治知识。
在癌症领域,公认的“癌王”通常有两个,一个是胰腺癌,另一个就是肺癌。
单论5年生存率数据来看,其实胰腺癌要比肺癌更为凶险,但如果再加上发病率的维度,则肺癌是当之无愧的“癌王”!
近日,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国家癌症中心陈万青教授团队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了题为: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2022: profiles, trends,and determinants的论文。该研究公布数据显示,在10种主要癌症类型中,中国发病数量头一位的是肺癌,同时它也是中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现实中,在因肺癌去世的患者中,不少人原本身体一直都不错,其中甚至还有专业运动员(如篮球运动员吉喆)。但在病魔来袭后,以往“很能抗病”的身体却显得不堪一击。
为什么肺癌会如此穷凶极恶?我们接着往下看。
我国的许多肺癌患者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阶段,而这会导致肺癌治疗更为困难,患者预后也会比早期差很多。
人民日报在2016年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为何肺癌发现时已经中晚期》的文章。文中介绍,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公众意识不强,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的患者比例近八成。
很多肺癌患者直到确诊后才会了解到,其实,肺癌是特别容易在早期筛查出来的癌症之一,他们原本只需要借助【低剂量螺旋CT】这种辐射量只有普通CT检查几分之一的手段,就可以在病灶只有几毫米阶段将其揪出。
而在这个阶段,大多数肺癌还没有发生转移,通过外科手术,非常容易将其“扼杀在摇篮”中,治愈希望非常大!
*据中国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指南(2018版)介绍,采用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能降低20%的肺癌死亡。因此建议,长期吸烟者在40-50岁开始进行肺癌筛查。
肺癌肆虐,预后不理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治疗的部分“软件”缺失。

来源:摄图网
据人民网报道,中国肺癌大咖吴一龙教授曾表示,在二三十年前,肺癌治疗非常“简陋”,治疗就靠一把刀、数个毒性强大的药,就连放疗都是“土东西”。
但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极大发展,越来越多大医院添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很多国际前沿药物也进入了中国。
*2020年,海南盛诺一家诊所已正式成立,国内患者不出国门,在诊所即可借助乐城先行区先行先试政策,申请购买部分国际前沿特药。如有需要,请扫描文末二维码咨询。

但“硬件”提升了,理念、模式、国际视野等“软件”的进步速度,却还仍有提升空间。
比如盛诺一家曾有一位肺癌晚期客户李先生,因基因检测显示具有EGFR突变,故开始服用易瑞沙(一代EGFR靶向药)治疗。然而1个月后,医生根据影像检查显示的“肿瘤有所增大”,轻易判断靶向药无效,建议立即化疗。
为了获得更好的救治,李先生不久后通过盛诺一家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某附属医院就医。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哈佛医生根据李先生的基因突变频率变化、用药前后影像变化等信息,判断靶向药已经生效,并建议李先生继续服用易瑞沙3周。结果3周后,李先生的肿瘤明显得到缓解,原本较多的胸水也基本全部消失。
除此之外,MDT模式,也是肺癌治疗必不可少的重要“软件”。
上世纪60年代,国际闻名的医疗集团(Mayo clinic)提出了MDT这一概念。由于该模式存在巨大价值,能有效增高不同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故目前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型癌症中心的“标配”。

来源:摄图网
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是“多学科团队”的缩写,即由来自两个以上的多学科专家围绕某一种或某一系统疾病的病例进行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更优治疗方案的诊疗模式。
为什么说MDT对肺癌治疗非常重要?主要原因在于,肺癌是一类非常复杂、因人而异的疑难重症,多数肺癌患者的治疗都会涉及超过1个科室(存在特例,如1A期低风险肺癌)。
这些科室通常包括胸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介入科、病理科等等,每一个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都需要各相关科室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讨论、评估和调整,单凭一个大牌专家想要包打一切,基本上是难以做到的。
也正因此,早在2010年,我国卫生部就开始组建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委员会,并不断推出肿瘤诊疗规范,提倡癌症MDT模式。
然而,由于我国肺癌患者总量过大,且优质医疗资源(肺癌专家)相对紧张,因此普通人想要切实享受到MDT模式治疗,难度并不小。

来源:摄图网
这个时候,耕耘海外医疗十余年,拥有全球范围众多优质合作医疗资源的盛诺一家,则可以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
对于具备相应经济条件的肺癌患者来说,无论是前往国内外权威医院看病,还是快速预约国际知名肺癌专家(支持多专家同时会诊)进行远程咨询并获得详细治疗方案,一点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