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正值"全民营养月",对癌症患者而言,营养在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尽管饮食与癌症的关联已广为人知,但蕞新研究和更精细的饮食方案正在重塑医患双方对营养的认知与实践。如何解决治疗期间的恶心、食欲不振等问题?哪种饮食方式更值得患者考虑?对于这类营养相关的热门问题,两位美国肿瘤学家在近日的采访中给出了答案。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的乳腺肿瘤专家Marleen I. Meyers博士指出,饮食策略需配合治疗阶段及时调整。化疗等治疗常会给患者带来恶心、味觉改变、食欲不振等副作用,此时更需要科学应对。她建议通过止吐药物和饮食调整双管齐下,比如少食多餐会比暴饮暴食更易耐受;比如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我们会指导患者分次进食、合理用药,并规避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Meyers博士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维持体重、促进组织修复是癌症患者治疗期间的饮食核心目标。对出现恶病质或严重消瘦的患者,可能需要暂时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即使这看似与常规健康建议相悖。推荐食物包括:- 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深海鱼等,高效供能且护心)
同时,充足补水和微量营养素摄入对维持机体功能至关重要。若患者体力允许,适度运动还能增进食欲、改善消化。
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营养重点应转向促进长期健康、降低复发风险。比如富含蔬菜、全谷物和瘦肉蛋白的地中海饮食模式非常值得推崇。"这需要团队协作。"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妇科肿瘤学家Premal Thaker博士指出,"肿瘤医生提供专业建议,同时需要专业营养团队帮助患者落实科学饮食。"
肥胖和不良饮食是明确的致癌因素。Meyers博士特别指出,近年研究证实深加工食品和过量酒精会显著提升患癌风险。"我们现在认识到,饮食防癌的重要性远超以往认知。"她建议采用"彩虹饮食法"——摄入各色蔬果。"不能只盯着西兰花,那些黄、橙、红色的食物同样富含独特营养。"此外,应当破除一些广为流传但实际上毫无科学根据的“营养迷思”。比如有人说“吃糖=喂养癌细胞”,对此,Meyers博士澄清:虽然癌细胞增殖快、糖代谢活跃,但断糖并不能"饿死"肿瘤。不过长期高糖饮食导致的肥胖,确与13种癌症风险上升相关。又比如有人说“乳腺癌患者不能吃豆制品”,实际上也是毫无根据的。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虽与雌激素结构相似,但不会刺激肿瘤生长。豆腐、毛豆、味噌都是安全且营养的。但需避免成分不明的大豆补充剂(一些保健品中的成分难以把控)。在Meyers博士主导的癌症康复项目中,营养教育是重要环节。"我们指导患者控制体重、限酒、均衡饮食,既防复发又防慢性病。"她特别提到,患者治疗后的"健康觉醒期"是建立科学饮食习惯的关键时间。"罗马非一日建成。"Meyers总结道,"持续微调饮食习惯,终将收获长远健康。"
参考来源:
https://www.targetedonc.com/view/-nutrition-is-crucial-enhancing-cancer-treatment-and-survivorship-through-dietary-strategies
【盛诺一家】创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与全球众多知名医院建立了官方转诊合作关系。如果您需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全国免费服务热线进行咨询!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