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2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前沿药sirexatamab联合抗癌药贝伐珠单抗和化疗,针对DKK1高表达的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MSS CRC)患者,展现出积极的疗效。
Sirexatamab是由美国Leap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的一款靶向DKK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DKK1是一种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蛋白质。在本试验中,DKK1用来筛选哪些结直肠癌患者更可能从sirexatamab中获益。
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MSS CRC)是一种对免疫治疗不敏感、治疗选择较少、临床上常见的结直肠癌类型。

试验详情
该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的2期DeFianCe试验,共纳入188名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MSS CRC)患者,具体为年龄≥18 岁、在晚期疾病阶段接受氟嘧啶类一线方案治疗失败后的患者,不包括曾接受过FOLFOXIRI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其余入组标准还包括至少有一处可测量病灶,ECOG评分为0或1(意味着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好,能够承受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以下两种治疗方案之一:
sirexatamab+贝伐珠单抗+化疗
贝伐珠单抗+化疗(伊立替康+亚叶酸+氟尿嘧啶,简称FOLFIRI,或奥沙利铂+亚叶酸+氟尿嘧啶,简称FOLFOX)
Sirexatamab的给药剂量为每两周静脉注射400 mg,在首个治疗周期中加用负荷剂量(指一次性给较大剂量,目的是让体内药物浓度快速达到有效水平);贝伐珠单抗每次剂量为5 mg,静脉注射。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指从治疗开始到疾病出现进展或患者死亡的时间)。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肿瘤显著缩小和完全消失的患者比例)、缓解持续时间(DOR)、总生存期(OS)以及3级及以上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结果
这项研究的B部分显示,sirexatamab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MSS CRC)中,疗效优于仅使用贝伐珠单抗加化疗。
在意向治疗人群(所有参与试验的患者)中:
sirexatamab联合方案组(sirexatamab+贝伐珠单抗+化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3.0%,意味着有33.0%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或完全消失;对照组(贝伐珠单抗+化疗)为16.0%。
sirexatamab联合方案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82个月,意味着一半患者在7.82个月内病情没有恶化;对照组为8.31个月。
尽管数据尚未成熟,但sirexatamab组中仍有较多患者在继续治疗,后续的数据分析中可能带来更明显的疗效差异。
在DKK1高表达患者中:
sirexatamab联合方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0.0%,意味着有40.0%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或完全消失;对照组为5.3%。
sirexatamab联合方案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36个月,意味着一半患者在9.36个月内病情没有恶化;对照组为5.88个月。
sirexatamab联合方案组的平均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意味着多数患者仍然存活,暂时无法计算,疗效还在持续,仍需长时间的观察;对照组为9.49个月。
在既往未接受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的亚组患者中:
sirexatamab联合方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4.9%,意味着有44.9%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或完全消失;对照组为21.7%。
sirexatamab联合方案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94个月,意味着一半患者在10.94个月内病情没有恶化;对照组为8.34个月。
两组的平均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该亚组的数据仍未成熟。
安全性方面,sirexatamab联合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其安全性与以往研究一致。
专家总结
“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开展3期注册性研究,拟评估sirexatamab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方案,在DKK1高表达且未接受过抗VEGF治疗的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MSS CRC)患者中的疗效。sirexatamab也展现出更高的缓解率以及在部分患者中出现了生存期延长的“长尾效应”(意思是sirexatamab不但让更多患者的肿瘤缩小,还有一些人治疗后效果持续得更久,活得时间更长),这部分数据仍在持续成熟中。随着越来越多使用sirexatamab的患者还在继续治疗,后续的研究数据有望变得更有说服力。”Leap Therapeutics公司首席医疗官Cynthia Sirard博士在新闻稿中表示。
来源:
https://www.cancernetwork.com/view/sirexatamab-combo-shows-positive-activity-in-advanced-mss-colorectal-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