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46是一种正在研发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主要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近日,在1期临床试验(NCT03575819)中,FOR46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对激素治疗耐药)的前列腺癌(mCRPC)患者疗效良好,20%的人肿瘤大幅缩小,且副作用可耐受。

01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可以精准定位、追踪癌细胞,之后将细胞毒素送入其中,实现“定点爆破”的抗癌药。
前列腺癌细胞表面有一种常见蛋白质叫CD46。正常细胞也可能有CD46,但在一些类型的癌细胞表面,它的数量明显更多。研究人员发现,CD46在mCRPC患者的肿瘤中常常大量存在,于是想出用它作为攻击的“靶点”。
FOR46的一端是抗体,负责追踪CD46,将药物带到癌细胞处;另一端是细胞毒素,是杀伤癌细胞的“主力军”。两部分被“偶联”在一起后组成了FOR46,进入患者体内后会进入癌细胞体内并释放毒素,从而杀死癌细胞,同时不会对正常细胞带来太多影响。
研究还发现,一旦治疗起效,患者体内免疫系统中的“CD8杀伤性T细胞”也会变得更活跃,因此说明FOR46不但可以直接灭杀癌细胞,还可能激活免疫系统参与抗癌。
02
这项1期临床试验(NCT03575819)的主要目的,是观察该药是否安全以及蕞佳的用药剂量是多少。研究共招募了56位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他们之前都接受过至少一种雄激素信号抑制治疗(比如阿比特龙、恩杂鲁胺等),也有不少人接受过5种及以上不同治疗。
在40位可评估疗效(包括血液指标评估疗效)的患者中,平均肿瘤控制时间为8.7个月,即这段时间内患者病情没有继续恶化。
在25位可通过影像检查(如CT、MRI)评估疗效的患者中,5人肿瘤大幅缩小。这些肿瘤大幅缩小的患者中,肿瘤缓解状态平均维持了7.5个月。
该药的安全性可控,蕞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他副作用包括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贫血和疲劳等。没有与治疗相关的死亡出现。
总之,这项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已经过大量治疗但效果逐渐下降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他们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FOR46对他们具有控制病情+延缓进展的潜力,且副作用可接受。
参考来源:
https://www.targetedonc.com/view/novel-adc-shows-promise-of-targeting-cd46-in-mc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