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在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上,研究人员公布了新型抗癌药物Daraxonrasib(RMC-6236)治疗RAS突变型肺癌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的数据。
研究表明,该药在接受过治疗的肺癌患者中,展现出较明显的抗癌效果,且副作用整体可控。该药目前已进入大规模3期临床试验阶段。

关键信息
1. 在40名RAS G12X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38%的患者肿瘤明显缩小,平均在用药1.5个月后见效,疗效持续时间达到平均15.1个月。这意味着患者使用该药后,病情稳定时间较长。
2. 使用Daraxonrasib的患者平均可延缓病情恶化约10个月,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7.7个月。
相关患者
这款药物主要针对的是一类叫“RAS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KRAS G12X突变患者。以往这类患者缺乏专门的靶向药,通常只能用化疗控制病情,但治疗效果有限,容易复发,因此患者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疗方案。
更多详情
这项研究是一项早期的临床试验,共有124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参与,其中大多数为60多岁的患者。大部分患者之前已经接受过多种治疗,但病情仍未控制住。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携带有“RAS基因突变”。
所谓RAS,其实是一大类蛋白质,它们类似于细胞的“发动机”,负责调控细胞生长、分裂。RAS蛋白包括KRAS、HRAS和NRAS,在很多癌症中,都存在RAS基因突变,其中KRAS突变蕞为常见。
KRAS G12X突变,是指发生在G12C、G12D、G12V、G12A、G12S等蛋白的基因突变。目前,针对KRAS G12C突变的靶向药已经有两款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上市,分别为索托拉西布和阿达格拉西布,但其他G12点位基因突变的靶向药都还尚未问世。
Daraxonrasib正是针对KRAS G12X突变的一款“多靶点抗癌药”。在1期临床试验中,该药让40位RAS突变肺癌患者中的15人(占比38%)肿瘤明显缩小,而且患者的整体平均生存期接近1年半,疗效还是不错的。
该药在副作用方面,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蕞常见副作用为皮疹,需提前预防,严重时需暂停用药或调整剂量。此外,腹泻、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疲劳等副作用也比较常见,但并不算太严重。
目前,该药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阶段,试验名为RASolve 301(NCT06881784),研究人员将在该试验中对比该药与传统化疗药多西他赛的疗效。
参考来源:
https://www.onclive.com/view/daraxonrasib-generates-clinical-activity-with-manageable-safety-in-ras-mutant-nsc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