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年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年会上,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3期临床研究(EudraCT 2021-003751-42)的结果。研究显示,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术前使用丝裂霉素C灌注作为新辅助治疗,可明显提升防复发效果。

关键信息
1. 在18个月随访时,新辅助治疗选择丝裂霉素C的小组中,没有复发的患者比例达到88%,对照组为71%。
2. 该疗法的安全性良好,无严重副作用。具体来看,使用新辅助丝裂霉素C后,仅出现了轻度至中度(1/2级)的血尿、排尿不适、头皮瘙痒和皮肤红斑等副作用。
相关患者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通常在疾病初期局限于膀胱内,尚未侵入膀胱肌肉层,治疗目标主要是切除肿瘤并防止复发。传统治疗方式为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膀胱内灌注治疗,但复发率仍然很高。
这类患者面临着复发频繁、治疗侵入性强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挑战,因此,探索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新辅助治疗手段非常有必要。
更多详情
丝裂霉素C是一种经典的化疗药物,蕞早是从一种叫链霉菌的细菌中提取出来的。它的作用方式就像一把“剪刀”,可以剪断癌细胞的DNA,阻止它们继续分裂繁殖,蕞终让癌细胞“失去活力”甚至死亡。
在膀胱癌治疗中,丝裂霉素C通常被用来做局部灌注治疗,就是把药物直接灌到膀胱里面。这样做的好处是药效集中,直接作用于膀胱内的癌细胞。另外,局部灌注化疗对患者全身的副作用少,因为药物主要停留在膀胱,不会大量进入血液循环。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丝裂霉素C就像是在膀胱里“撒下一张细网”,专门去抓捕微小的癌细胞,从而降低术后癌症复发的风险。
本研究共纳入63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手术前接受两次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另一组直接手术。所有人术后继续接受膀胱灌注治疗。
两组患者在手术12个月时肿瘤没有复发的比例相同(88%),但18个月时,新辅助丝裂霉素C组仍维持88%的肿瘤没有复发比例,而对照组下降到了71%。虽然数据未达到统计学标准,但显示出丝裂霉素C可能有防复发保护作用。
患者术前术后肿瘤特征基本一致,大部分为非常早期(Ta期),且手术切缘干净(没残留)。术前接受丝裂霉素C的患者中,有小部分在手术时肿瘤等级略有上升(术前评估有时会存在差异),但整体变化不大。通过膀胱镜观察,大部分肿瘤肉眼未见明显缩小,仅7%的患者肿瘤体积有变小。
副作用方面,使用丝裂霉素C基本没有出现严重问题,仅见到一些轻微的不适症状,如血尿、排尿时刺痛、头皮瘙痒和皮肤发红,不需要特别治疗就能缓解。
参考来源:
https://www.onclive.com/view/neoadjuvant-mitomycin-c-demonstrates-favorable-safety-and-potential-rfs-benefit-in-nmi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