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说过,胰腺癌是蕞难对付的癌症之一——大部分此类患者被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五年内能活下来的比例不到10%。传统手术、化疗、放疗虽然能延长患者生命,但疗效仍然有限。现在,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新方向。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合作教学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类名为“隐性肽”(cryptic peptides)的分子在胰腺癌细胞中表达(存在),有可能成为治疗胰腺癌的新靶点。该研究已发表在权威期刊《Science》上。

01
我们通常认为,人的基因就像一本“说明书”,它会告诉身体该制造哪些蛋白质。说明书中有很多“非主流”区域以前被认为像垃圾一样无用,因此长期被忽略。但科学家现在发现,这些“非主流”区域也能产出一些“非常规蛋白碎片”——也就是所谓的“隐性肽”。
麻省理工(MIT)的研究团队在胰腺癌细胞中发现了大量这样的隐性肽。他们通过一种叫“免疫肽组学”的方法(用高科技手段把细胞表面的小分子一一“扒下来”分析),利用十几个患者的肿瘤样本建立了类器官(在实验室里培养出的小型“仿真胰腺肿瘤”),并检测出了总共约1700种隐性肽。
其中约有500种隐性肽只出现在胰腺癌细胞中,而在正常组织中找不到。
这个发现就很重要了,因为:
如果某种“标签”(比如肽、蛋白质等)只存在于癌细胞,那它就可能成为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的绝佳靶点——以此做出的抗癌药不易误伤正常组织,可以显著减少药物毒性。
目前,抗癌领域中大热的免疫疗法(如PD-1、PD-L1等),可通过“解除免疫刹车装置”来帮助T细胞识别和杀死癌细胞。该疗法在肺癌、黑色素瘤等癌症中屡见奇效,但遗憾的是,胰腺癌对这类免疫疗法几乎没啥反应,原因之一就是胰腺癌的“抗原”太少,也就是说,胰腺癌暴露在外、可供免疫系统识别的独特标签太少,免疫系统难以找到目标。
隐性肽的发现,或许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02
为了验证这些隐性肽是不是真有用,研究人员挑选了30种只在胰腺癌细胞中表达的隐性肽,把它们暴露给人体T细胞(免疫系统的“杀手”),结果发现其中有12种肽能够成功激活T细胞。
接着,科学家进一步“加工”T细胞,让它们能专门识别这些肽——就如同给士兵配上了“探测器”。这种方法类似目前正在人体临床研究中的“TCR-T疗法”。
经过实验,这些定制化的T细胞成功杀死了实验室培养的胰腺癌类器官,效果非常明显。研究人员还把这些类器官移植到小鼠体内,再用定制化的T细胞进行治疗,发现肿瘤增长显著放缓。
虽然目前隐性肽做成的T细胞还无法完全清除肿瘤,但这已经是人类头一次通过识别隐性肽实现对胰腺癌的免疫打击。未来通过优化设计,或许能进一步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力。
除了直接加工T细胞,研究团队还打算利用这些隐性肽做成“抗癌疫苗”。简单来说,就像新冠疫苗一样,癌症疫苗也可训练免疫系统认出敌人(癌细胞)并形成免疫记忆,等到真正的癌细胞出现时,T细胞会快速反应,击杀癌细胞。
此外,研究人员也设想用隐性肽制作“T细胞接合剂”(T-cell engagers)类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这类药物一头能抓住癌细胞,另一头能抓住T细胞,让T细胞直接被吸引到战场去杀敌。这种药物已在多种癌症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广泛测试。
Freed-Pastor博士(来自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表示:“我们正计划基于隐性肽开发癌症疫苗和其他疗法。如果能成功,或许将改写胰腺癌的治疗局面。”
目前这些成果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距离真正应用在病人身上可能还要几年时间。不过,这项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向——胰腺癌并非完全对免疫疗法“无敌”,它其实有很多防御漏洞(如隐性肽),只不过才刚刚被我们发现。
另外,科研人员发现很多隐性肽是许多胰腺癌患者共有的,也就是说,使用它来开发药物、疗法并非是“私人订制”,有望成为通用版治疗。
麻省理工学院的Tyler Jacks教授总结道:“胰腺癌太难治疗了,但这一次我们找到了它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弱点,值得好好利用起来。”
参考来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5-discovery-tumor-specific-cryptic-peptid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