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美国前总统乔·拜登被诊断出患有一种“侵袭性”的前列腺癌,且已扩散至骨骼。那么,这种癌症被称为“侵袭性”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名专门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的泌尿外科医生,我经常向患者解释,“侵袭性”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综合评估癌细胞的异常程度(即肿瘤的分级)、扩散程度(即分期)以及其基因特征。
1
癌症“分级”是了解肿瘤增长潜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进行组织活检后,专门研究组织的病理医生会比较癌细胞和正常前列腺细胞的外观,从而为肿瘤评分。
你可以将正常的前列腺细胞想象成工厂中井然有序的工人,各司其职;而高级别的癌细胞则像一群混乱的员工,无序地生长和分裂。
医生使用所谓的“等级组”(Grade Group)来分类癌症的分级,范围从1级(蕞不具侵袭性)到5级(蕞具侵袭性)。这套系统是对旧有的Gleason评分的简化。例如,拜登的Gleason 评分为9分,属于第5级组,意味着癌细胞极度异常,有很强的生长和扩散能力。
不过,分级只是行为预测的一部分。有些高级别癌症即使外观上很恶,但仍可能在前列腺内局限存在数月甚至数年。
因此,还需通过“分期”来了解癌症的位置和发展程度。
2
肿瘤的“分期”描述癌症是否有转移,以及转移的程度如何。医生可通过影像扫描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来为前列腺癌分期。
专业上,医生常用一套称为TNM系统(肿瘤Tumor、淋巴结Node、转移Metastasis)的方法进行详细分期。但通俗来说,前列腺癌分期可理解为:
局限期(1–2期):癌症仅存在于前列腺内。可以想象成花坛里长出一株杂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许多此类癌症(特别是低分级的)通常不被视为侵袭性,可以安全地进行观察。
局部晚期(第3期):癌细胞已突破前列腺,侵入周围组织。就像杂草的根开始向草坪蔓延。
转移期(第4期):癌细胞扩散到身体的远端部位,前列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淋巴结、骨骼(拜登即是此类)、肝脏或肺。就像杂草的种子飘到了街对面甚至更远的地方。
第4期癌症被视为晚期与侵袭性强的类型,因为它已展现出远距离传播和形成新肿瘤的能力。
分期对治疗选择和目标影响巨大:
对于局限期或部分局部晚期癌症,手术或放疗可能具有根治性意图;
而一旦转移,通常无法治愈,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维持生活质量。
幸运的是,约69%的前列腺癌在局限阶段被发现,只有约8%的新确诊病例为转移期。
3
除了分级与分期外,医生越来越多地使用癌症的基因图谱来深入了解其侵袭性及潜在治疗路径。
DNA就像细胞的说明书,决定其如何生长、工作、何时停止分裂或死亡。而在癌症中,基因突变就像说明书中的“错别字”,让细胞忽视正常控制机制,失控增长与扩散。
基因检测可识别这些突变:
若在肿瘤组织中进行,称为体细胞突变检测;
若通过血液或唾液进行,称为种系突变检测,即遗传性突变。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一些肿瘤的基因检测可帮助判断是否适合“主动监测”而非立即治疗。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癌症,识别特定突变更加关键。例如:
BRCA1或BRCA2突变常见于乳腺癌、卵巢癌,也可出现在前列腺癌中;
这类突变不仅使癌症更具侵袭性,同时可能使其对某类药物(如PARP抑制剂)更敏感,尤其当癌症对激素治疗产生耐药后。
因此,美国指南已推荐所有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都应进行基因检测,以寻找“可用药物靶点”。
总之,“侵袭性”并非一个简单标签,而是多个肿瘤特征的综合评估结果。
比如说,现在有一种外观看似“侵袭性”的前列腺癌,如果早期发现且局限于前列腺(1期或2期),其5年生存率接近100%。
而如果相同类型的癌症已广泛转移至全身(4期),5年相对生存率则降至约38%。
这个巨大差异凸显出一点:要判断癌症的真实威胁程度,必须结合多方面信息做全面评估。
幸运的是,随着基因学、影像学及靶向治疗的不断进步,我们对癌症“侵袭性”的定义、行为预测和治疗方式都越来越精准,也带来了希望,即使是面对蕞具侵袭性的前列腺癌,也不再是束手无策。
参考来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5-biden-prostate-cancer-aggressive-urologi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