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盛诺一家原创编译,转载需经授权
关键信息速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尤其是经过多轮治疗但已耐药的人,后续治疗选择往往非常有限。
现在,一款肺癌新药——Sigvotatug vedotin正在3期临床试验中接受蕞后的考验,一旦成功,意味着已发生耐药的晚期患者,又有了额外的治疗手段。
数据显示,69%的晚期患者用药后肿瘤能保持稳定或缩小,尤其是没有用过紫杉醇(化疗药)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稳定和缩小的比例提升至81%,31%的人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

01
试验数据:部分患者肿瘤缩小,疗效维持近1年
在早期试验(SGNB6A-001)中,研究对象是已经接受过多线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大部分人之前用过铂类化疗和PD-1/PD-L1免疫治疗。给他们使用Sigvotatug vedotin后,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中,19%的人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加上肿瘤保持稳定的人,总体疾病控制率(DCR)为69%。
对于未用过紫杉类药物(化疗药)的非鳞癌患者,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的比例提高到31%,疾病控制率更是升至81%。
药物一旦起效(肿瘤大幅缩小),疗效平均维持时间可达11.6个月。
这在晚期耐药患者群体中,是相当亮眼的数字。
副作用方面,该药和常规化疗类似,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外周神经病变(如手脚麻木、刺痛)、恶心等。比较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35%-50%左右。总体来说副作用可控,利大于弊。
02
Sigvotatug vedotin是种什么药?
Sigvotatug vedotin,是一款前沿的抗体偶联药物(ADC)。
它就像一辆专门识别肿瘤的快递车,车头可以精准锁定癌细胞表面的某些特征——名为整合素β6(αvβ6)。
αvβ6是一个非常好的抗癌靶点,它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几乎不存在(表达),仅在组织修复或胚胎发育中多一些,而在多种实体瘤癌症当中大量存在(高表达),比如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宫颈癌等。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超过90%的肿瘤组织中检测到了αvβ6。肿瘤中αvβ6的表达量越高,意味着患者预后越差。
研究者已开发出针对这个靶点的影像检查方法——Ga68Trivehexin PET影像剂。使用这个影像剂后,一拍片子就能清晰看到携带αvβ6的肿瘤分布。
这辆快递车的车厢里装着杀伤力极强的“化疗炸弹”——单甲基澳瑞他汀E(MMAE),能够强力灭杀癌细胞。
患者用药后,Sigvotatug vedotin会精准锁定癌细胞,之后将毒素直接送入癌细胞内部。这样既能强力灭杀癌细胞,也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相较于传统化疗,理论上更高效、更精准。
03
与免疫疗法联手,效果更好?
研究团队还尝试把Sigvotatug vedotin与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帮助免疫系统更有效识别和攻击肿瘤的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此前没有药物治疗过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目前这个研究规模还不大,但数据非常令人振奋:
42.9%的患者接受联合疗法后,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加上病情稳定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达90.5%。
更重要的是,随着随访时间延长,研究人员发现患者肿瘤的缓解时间也在持续,说明疗效非常稳,不轻易反弹!
目前,3期Be6A Lung-01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主要针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二线治疗指头一种治疗方案失效后,换用的下一种方案。
试验中,Sigvotatug vedotin对比的对象是现行标准二线药物——多西他赛(docetaxel,一种传统化疗药物)。该试验主要对比两种抗癌药给患者带来的生存期、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的比例、肿瘤控制时间、安全性以及患者生活质量。
如果这项试验结果显示新药更优,则它有望成为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的二线标准疗法。
写在蕞后:
肺癌二线治疗很久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了。
如果这次三期结果如预期,
它或许会改写二线治疗格局,
让更多患者看到新的希望。
科学家在努力,患者朋友们也请加油撑下去。
因为,每一次新的药物诞生,
都可能是一个生命的转折点。
另外,非常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留言告诉我们,您近期比较关心的医学信息,以及对每篇文章的批评和建议。
小编会定期从读者留言中选择优质话题,并撰写相关文章。
参考来源:
https://www.onclive.com/view/phase-3-evaluation-of-sigvotatug-vedotin-is-underway-in-pretreated-nonsquamous-nsc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