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需要一个完成的过程,会涉及到很多细节的处理,而这些细节对一位患者而言可能会带来更好的预后效果。如今,海外医疗、出国看病这些对国内一部分患者早已不是陌生的名词,但他们对国外医仍然缺乏不少认识。很多人在决定出国看前,会选择上网搜索或是向专业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咨询,比如盛诺一家国内出国看病的服务机构。下面。是来自盛诺一家的海外医疗客服向我们介绍几个美国医院常见的护理细节。
1、热调节充气单
一般在手术麻醉的情况下,因为手术室气温较低和手术时间较长,人体核心体温经常会降至36°C以下——这是所谓的预期性低体温。病患通常也会本能地发生术后低体温和发抖现象,怎么办呢?
一个简单、轻便的热调节充气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病人术中和术后的体温维护问题。这样的设施,国内医院似乎并不常见。
2、气体按摩腿带
在国内做医生那些年,我曾亲身经历过一位因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而死亡的中年女性。血栓的形成与手术有脱不开的干系。因为手术本身是一种刺激反应,可能诱发血栓形成,尤其是对于盆腹腔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深下肢静脉血栓的并不少见。治疗已经形成的血栓非常麻烦,提前预防是关键。
同样,一个小小的、简单的气体按摩腿带,能预防病人术后因卧床而形成深部血栓,大大减少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
3、舒适的解剖头枕
所有外科手术都需要病人处于稳定的位置,尤其需要一个稳定的物体固定病人虚弱的头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脖子不能伸展过度,枕区需要稳定;如果是俯卧,面部要留有空间来保持各种管道接入。
这是美国医院外科手术固定头部位置的解剖头枕,具有很好的支撑、固定作用,而且还很舒适。
4、呼吸训练计量器
任何手术都可能给肺呼吸功能带来危险,尤其是肺部手术,这种危险也经常发生在麻醉下的心脏和其它手术及长期卧床的康复中。
直至目前,国内很多病患对肺功能检查没有正确的认识,其中不乏诸多医务工作者。早期肺部疾病的检查,医生过多凭借临床经验和胸部X光片检查,如胸片正常视为肺脏健康。然而事实是,胸片只能看到外形结构而不能显示其功能,B超检查肝肾也是如此。因此,胸片检查不能代替肺功能检查。
在美国,医生用呼吸训练计量器(Incentive Spirometer)来术后改善病人肺功能。瓶体有标记,记录每次吸入和吐出的气量。通过慢慢而深深地吸气,之后停留2-6秒再呼出,有帮助病人打开肺泡机体的功能。该设备常用于肺炎、肋骨损伤恢复的病人,帮助病人减少胸水发生的几率。
5、术后病人搬运滑板
在国内三甲医院外科工作的20几年中,我不知在“一、二、三”的口号下搬运过多少次术后病人。那时大家想,如果手术室里配个专职搬运工该多好。碰到体轻的病人还好,如果不幸碰到超重病人,只能找男医生帮忙了。
通常病人送到病房时,全是女护士。这种情况下,没有家属帮忙,术后病人的搬运一直都是个被忽略且头疼的细节问题。记得曾有这么一例病人,颈椎手术很顺利,但搬动时出现震动事故,导致病人高位截瘫……
而在美国医院里,不管是手术室、治疗室,还是病房,随处可见墙上悬挂着一块白板,这是术后病人搬运滑板(Sliding transfer board)。护士操作起来很简单,把白板插入病人身下,移动到另外的床上,再抽出划板即可,既保证病人搬动时不受震动,安全舒适,费用也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