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中国患者想要寻求海外医时,事实上关键是如何开始,只有#1步选择对了,后面的出国看病流程办理才能顺利完成。盛诺一家从事出国看病服务已有7年多的时间,曾帮助过国内数千名患者转诊到国外医院看病,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与帮助。
据美国联盟医疗体系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美国每个家庭都有专门家庭医生,发生各种病痛先找家庭医生,由他们做出基本判断,需要的话家庭医生会将病人转去社区医院、专科医生、综合医院。一级一级的转诊制度让医疗资源运转得更有效率。
和中国不一样,美国寻常的呼吸道和慢性疾病基本在社区医院解决,只有那些疑难杂症才会被转到专科医生或综合医院里。美国所有大型医院都必须预约,这样可以更好为患者节约时间,不但可避免看错科室找错医生的窘境,也可以确保患者诊时,医生已经研究过病例,从而能更好地与患者讨论治疗方案。
“转诊制度对于中国患者来说可谓是一道高高的门槛,要准备齐全真是无比痛苦。”一位出国看病患者感叹道,没有一个中国医生愿意帮自己转诊,而且多年以来的医病历早已是七零八落,有部分报告甚至是手写的,而美国医院预约要提供详细的检查报告、病史、手术记录、用药记录、病理报告和影像报告,好还能和前任主治医生交流。部分医院还要求将CT胶片转换成DICOM数码格式。“而这一切都是需要我们自己收集、整理、翻译并制成电子文档,还要上传到美国的医院。”整理病历让柴女士有些抓狂。
“对中国患者来说比较关键的是如何开始。”当然拥有足够语言能力的患者完全可以在医院的网站上通过预约通道填写申请资料,并通过线上提交准备好的诊断书、病例、文字和影像检查报告,或是给指定的邮箱发送邮件,也可以直接拨打医院国际部电话。
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如果只是通过网络搜索来联系美国医院是非常困难的,“医院曾收到过完全看不懂的病历,那需要重新翻译。”虽然美国各大医院都有专门的国际中心,如麻省总医院以及布列根和妇女医院两家的翻译团队提供25种语言的翻译,“但这样申请医的后果将耽误病人的治疗时间。”
美国联盟医疗体系相关负责人特别提醒中国患者,一定要把病人的所有资料翻译成英文提供给院方,有哪种癌症,做过哪种活检检查、影像学资料,中国的主治医生说过些什么,治疗方案是怎样的。“掌握越多的信息,才能越好地提供佳治疗,如果没有有效的资料是很难做出尽快的决定。”同时,其还表示,身为院方更希望中国患者能通过正规的服务机构来医,这也将对他们整个看病过程提供有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