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年底了,大家走亲访友都会带上一些贵重的礼品,保健品也自然成为热销商品。那么,这些号称有着抗癌、排毒、抗衰老功效的保健品真的这么神奇的功效吗?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大名鼎鼎的抗癌保健品中的“玄机”。
冬虫夏草
关于冬虫夏草的神奇流传已久,它一直被看做是名贵中草药,价格甚至堪比黄金。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冬虫夏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保健品,商家也大肆宣传其能增强免疫力、抗击癌症的功效。
其实,冬虫夏草不仅不抗癌还有可能导致疾病。
科学界几年前发现,所谓的抗癌成分虫草素和喷司他丁,其实在冬虫夏草中检测不到。
2018年2月27日,原食药监发布《这4种保健品不保健,千万别花冤枉钱了!》,#1个直指冬虫夏草。
而早在2016年,消费提示声明,“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 毫克/千克,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看来,花高价买冬虫夏草真不如吃好一日三餐来的划算。
蜂王浆
蜂王浆在世界很多都被当作“神奇保健品”。
科学家们发现,蜂王浆中有一种蛋白质,蜜蜂吃了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调控蜜蜂的基因表达,终形成蜂王。
不过,蜂王浆能影响蜜蜂的命运,不代表它对人类有意义:有科学家用蜂王浆做人体实验,发现结果是“时灵时不灵”。
简单来说是:理论分析不支持,试验证据不靠谱——到底灵不灵?全靠“信不信”。
另外,科学研究中说的“蜂王浆”是指纯蜂王浆,而市场上的“蜂王浆产品”是不是添加了药物来“起效”,无从知晓了。
而对于患乳腺癌的患者来说,蜂王浆更要谨慎食用。
这是因为,约有2/3的乳腺癌和体内激素水平有关,这种影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二是暴露在雌激素环境中的时间过长,比如月经初潮较早、停经年龄较晚的妇女发病率会比较高。
引发乳腺癌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服用蜂王浆等产品是否会引发乳腺癌,还缺乏可靠的流行病学调查依据。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主任陈前军教授认为: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时间较早、患乳腺疾病等乳腺癌高危人群来说,应该远离雌激素类补品,普通人群摄入也不应过度服用。
葡萄籽
近两年来,葡萄籽被商家赋予了可以降血脂、抗衰老、美容等功效,更有一些人将葡萄籽鼓吹成降胆固醇、抗癌。
经过分析,发现它主要的有效成分是维生素E、类黄酮、原花青素、白藜芦醇等,而这些成分几乎都有抗氧化的效果。
葡萄籽提取物“低聚原花青素复合物(简称OPCs)”具有超强抗氧化能力,能延缓老化,预防动脉硬化,也有皮肤维他命之称。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葡萄籽有美容的功效,如果直接把葡萄籽吞下去的话,人的肠胃很难吸收葡萄籽的一些营养,一些活性成分根本不会被人体吸收,所以有些人把葡萄籽里面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做成胶囊,这样的话人体可以吸收了,许多有关于葡萄籽的胶囊应运而生。
然而,虽然说葡萄籽里面还有很多的抗氧化的成分,但是这并不代表葡萄籽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抗癌。
其实,葡萄籽抗衰老的功效也非常有限,想要真正的抗衰老还应该做到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而不能想着依赖于葡萄籽,孕妇、哺乳期妈妈、婴幼儿还是不要尝试啦。
不久前,《人民日报》曾发布文章,提示大众“没有单一的食物或保健品能预防癌症,没有”,包括一再热炒的酵素、大蒜等全部在列。关于健康的谣言总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困扰并导致错误的生活方式,其实,防癌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全面、均衡、适度的饮食,这是简单、聪明的饮食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