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1年至2016年的25年来,美国肿瘤死亡率总体下降了27%,相当于死亡人数减少了262万人。
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我国在2018年,新增病例数380.4万例,死亡病例数229.6万例,占据了癌症发病、死亡人数全球双榜首。
这表明,全球每100名癌症患者中,有21人是中国人。在中国,每天平均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7人患癌,同时每天会有6000多人死于癌症。
一张横跨25年的抗癌成绩单
作为癌症高发的美国,却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给出了一份让全球人瞠目的成绩单:
2019年1月8日,《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发表了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美国2019年肿瘤统计报告》(Cancer Statistics, 2019),报告显示从1991年至2016年的25年来,美国肿瘤死亡率总体下降了27%,相当于死亡人数减少了262万人。主要受益癌种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与结直肠癌四类。
这样骄人的成绩主要来自于两部分。其一是良好的癌症预防工作:比如戒烟控酒、运动和保持正常体重、均衡健康饮食等。这方面其实已经是老生常谈,且易于复制和推广。
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先进的的癌症医疗体系:
多学科会诊(MDT)
MDT
在实行MDT的医院中,患者不需要自己去各个科室追着医生看病,而是整个医疗团队围绕着一个患者,分别来为其诊疗。治疗过程有多个学科的专家(如内科、外科、放疗、介入等)共同为患者提供服务,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方案也会更加稳妥、不易出错。
而我国目前由于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患者过多等问题,绝大多数医院尚未实施MDT。
更多的药物选择
Drug
美国很多疗效显著的抗癌靶向药、免疫药物以及前沿技术,要在国外上市后三年、五年甚至更久,国内才能上市。
截止到2018年8月,美国获批的靶向药约32%在中国上市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我国药物自主研发力量的薄弱以及进口药审批速度仍有待提高。根据2015年统计数据,美国在研产品数量约占全球的48.7%,于其他,中国在研产品数量占比仅为4.1%,和美国相差达44.6个百分点。
数量庞大的临床试验
Medical Clinical Trials
全球约左右的新药和核心技术研究都发生在美国,因此很多患者在新疗法的数据出炉之前,已经从临床试验中获益。
比如曾刷屏的广谱抗癌药LOXO101、T药I药等新的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针对肺癌EGFR20突变的波奇替尼、针对肝内胆管癌的新型靶向药TAS-120等等……
在上述种种因素叠加之下,美国癌症5年生存率高达66%,而中国只有30.9%的现状也容易理解了。据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布的新一轮全球癌症生存趋势检测报告显示,美国有数个癌症的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普遍高于亚洲。
部分癌症中日美5年生存率对比
赴美医 被打开的希望之门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时间是生命。抓住一个重要的机会,结果可能便是生与死的差别。
2016年,身患小细胞肺癌,因化疗不耐受(严重骨髓抑制)且已发生远端转移的庄先生,在国内已没有任何方案,被医生劝回家用中药维持的情况下,赴美医后加入了临床试验组。通过免疫联合疗法O+Y,幸运的他显著改善了病情和生活质量……
在美国治疗中的庄先生
2017年,身患脑胶质瘤,病灶长到8公分的季女士,没有接受国内医生的催促,用手术切除大部分病灶,而是选择了赴美医。后经美国专家团队MDT会诊,选择了放化疗结合手术的方案,避免了偏瘫、智力严重受损的较高风险,肿瘤也在治疗后幸运的完全消失……
季女士诊的美国医院
2017年,身患低分化肝内胆管癌,多次化疗但仍然复发的吴先生,赴美加入新药TAS-120临床试验后,病灶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从#1次用药到现在,病情已经缓解了超过11个月……
吴先生使用的TAS-120,在2018年5月获得了FDA孤儿药认定
上面的三个案例,仅仅是盛诺一家每年服务的数千赴美医患者中的微小缩影。
在这些患者中,很多人因为用到了国内尚未上市的新抗癌药缓解了病情,有的因参加了前沿的临床试验而获得了新的治疗机会,也有人通过国外医学团队MDT的帮助,改变了国内方案从而改写了自身的命运。
我们衷心希望,通过盛诺一家的专业服务,能够为更多患者托起希望的桥梁,帮助他们走向与癌共存甚至痊愈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