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根治性手术并不代表着癌症的治愈,还与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癌细胞的生存条件和外源性因素是否再度摄入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癌症发生复发和转移的情况是不能忽视的。肺癌复查有利于发现早期癌症复发或转移的情况,有效的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那么你知道肺癌复查项目有哪些吗?又该如何侧重呢?
定期复查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指对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发展水平进行检测和计量。一般由医生进行查体,通过视诊、触诊、听诊、叩诊等检查初步判断身体状况。
如果肺部肿瘤复发造成胸腹水可以通过视诊、听诊、叩诊等手段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出现浅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肿大者可以通过初诊发现。因此,体格检查不容小觑。
三大常规
三大常规包括血液、尿液和大便常规检验。血常规可反映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情况;尿常规可反映肾脏功能,了解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大便隐血是否出现阳性指征可反映患者的消化系统情况。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记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肿瘤标记物变化能够评估治疗效果和预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肺癌患者需要复查的项目有CEA (癌胚抗原)、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SCC(鳞癌相关抗原)以及糖类抗原等,可用于预测肿瘤复发和转移、判断病情及预后情况。
胸部CT平扫或者增强
通过胸部CT平扫或者增强检查可以了解肺部是否有新发结节、炎症、积液、积气、胸膜增厚和粘连等,了解肺门、纵隔淋巴结情況,判断是否出现复发和转移的可能。
骨扫描
如果患者出现有骨痛,可以做骨扫描,检测有无骨转移,了解全身骨骼情况。一旦有怀疑骨转移,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进一步证实是否出现转移。如果没有骨痛,骨扫描一年做一次就可以了。
三大颅脑CT或核磁共振
通过颅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出现颅内转移。如果出现持续性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双侧肌力不对称等情况,应考虑颅内转移可能,需做头颅增强CT检查以确诊。
上腹部CT或者B超
通过上腹部CT或B超检查可以发现肝脏、肾上腺或者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观的检查局部气管的情况,大家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检查。如中心型肺癌,术后有肿瘤残留(支气管切缘阳性)等,应定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防残端肿瘤复发。
PET-CT
在其他检测手段无法明确病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PET-CT检查,可以发现微小的病灶。如果患者准备做PET-CT,那么其他CT可以不做。
其他
如果术后有做化疗或放疗,可结合这两种辅助治疗,一段时间内遵循化疗科或放疗科医生的复查计划。在完成全部化疗周期后,复查内容基本与化疗前的检查相同。
肺癌患者除了注意复查项目的选择,同时也应该根据病情进展和治疗情况来确定多久复查一次。具体的复查时间和次数,患者可以详细咨询主治医师来做出判断。肺癌患者如果出现频繁的咳血、加重型气喘等身体异常,也应该及时就医检查。肺癌患者应该采取均衡饮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参加锻炼等措施来减少癌症复发或者转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