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由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与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晚期结直肠治疗前沿进展”交流会在北京举办。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结直肠癌中心联合主任Jeffrey A. Meyerhardt认为,结直肠癌的治疗研究已经进入到分子阶段,每位患者的分子变化都不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非常关键。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 结直肠癌中心联合主任 Jeffrey A. Meyerhardt
他指出,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已显著拓宽,部分疗法在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在靶向治疗领域,针对BRAF V600E突变、KRAS突变、HER2扩增和NTKR融合的靶向药物已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在免疫治疗领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中也取得了显著疗效;此外,TILs和CAR-T疗法在部分结直肠癌亚型中的研究也显示出潜在的临床价值。
“对于微卫星稳定型(MSS)结直肠癌患者,一项最近的研究表明,新一代免疫疗法(双免疫联合治疗)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持久和显著的临床反应。”Meyerhardt教授表示。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合作教学医院,也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指定的综合性癌症中心之一,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美国医院癌症专科排名中位居前四。盛诺一家副总经理兼国际前沿医疗信息研发总监张雪莹女士介绍说,丹娜法伯设有专门的KRAS中心,致力于研究KRAS突变的新药、新疗法。过去几十年,KRAS突变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突变类型,但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目前已有针对某些KRAS突变的靶向药物获批。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肿瘤内科副总裁David Read则认为,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合作,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据其介绍,丹娜法伯的多学科团队包括肿瘤内科医生、肿瘤外科医生、放疗医生、介入放射科医生、病理医生和遗传咨询专家等,医院每周都会举行跨学科会议,尤其是针对转移性癌症患者,由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还为国际患者设立了专门的国际患者中心,提供全方位支持,并与盛诺一家在2011年正式签约合作。“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化合作,推动全球癌症治疗水平的提高,让更多患者受益。”Read表示。(王奕安)
参考来源: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44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