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除了遗传和基因等不可控因素之外,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和过度肥胖也是其主要环境因素。近年来,国内糖尿病高发,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不少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突然消瘦的症状,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糖尿病患者消瘦因素较多,同时也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需要及时就医确诊。
从科学角度来看,糖尿病在临床上主要可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1型和2型糖尿病。
而就我国糖尿病现状来说,近1.2亿人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以上都属于2型糖尿病。
不过,有很多人都发现了肥胖虽然和糖尿病有关,但是在糖尿病爆发后,有部分患者却越来越瘦,而且越是控制不当的糖尿病,患者消瘦症状也会越明显。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糖友变瘦,是否对健康有影响呢?
1、胰岛功能受损: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也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却瘦了。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已经无法正常发挥,容易形成渗透性利尿。当水分开始丢失后,体重也会随之减轻。
同时,受血糖无法转化成能量消耗的影响,人体只能通过消耗储存的糖原、脂肪消耗,氨基酸进入糖异生和酮体生成途径中,大量肌肉也会逐渐消耗,继而造成患者体重进一步下降。
2、血糖控制不佳:就如上文中提到的一般,糖尿病的特性就会造成患者消瘦。
在确诊之后,患者体重变得越来越轻,这往往就是血糖控制不佳的表现。由于血糖持续不稳,导致体内储存的能量再次被消耗,患者也因此越来越瘦。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一旦血糖控制不当,随之到来的就是各种并发症。
3、饮食控制影响:在确诊糖尿病之后,为了能让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患者除了要使用药物治疗外,还需从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对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类食物都需避免或减少食用。
所以,在糖友严格限制饮食、配合运动的情况下,体重也会随之下降。这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好的一面在于,体重控制得当能缓解胰岛素抵抗。而坏的一面在与过度控制饮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让血糖在升高降低中反复波动,不利于控制。
4、降糖药物影响:有部分降糖药物也具有减肥效果,比如糖尿病患者常使用到的二甲双胍,这种药物能通过减少肝糖原输出,抑制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所以患者的体重也会随之减轻。
不过需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自己没有糖尿病,依靠二甲双胍来减肥,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5、其他疾病影响:除了糖尿病本身之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合并其他疾病出现,并导致患者消瘦。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就会造成体重短时间内下降。
除此外,在体内病发恶性肿瘤后,由于癌细胞的增殖和分裂,患者也会不断消瘦。
就目前而言,糖尿病尚无根治的办法,治疗原则也是以控制患者血糖含量,提高生活水平为主。和国内相比,美国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更加丰富,其人性化的护理也能大幅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国内治疗效果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通过盛诺一家前往海外看病,这未尝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文章来源:http://health.people.com.cn/GB/403489/403490/403491/index.html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9/0704/c14739-31214022.html
http://health.china.com.cn/2014-05/07/content_6891023.htm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9/0704/c14739-3121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