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所有文字及图片数据均来自庄有猫刊载于知乎的《中国的PET-CT乱象》,原始数据请见文末链接。
体检是老百姓健康的“守门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守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不二法则。但这些年来,体检行业乱象不断,令老百姓纷纷中招,无所适从。
1、体检行业乱象纷呈浮夸的基因检测市场
查一查基因,能未卜先知,听起来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北京的杨女士曾花了5000多元给2岁的儿子做了一次“天赋基因检测”。据杨女士介绍,付款两天后,她收到了采样工具,并按照说明书给儿子采集了口腔细胞,然后寄给检测机构。不到20天,杨女士收到了50多页的精美的检测报告,里面有大量的数据表格和英语词句,很多内容看不懂。
部分机构宣称基因检测不仅能测出孩子的健康,如体型发育、疾病风险等,还可以检测孩子的运动、艺术、学习等天赋。
(来源:彭城晚报)
然而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授张宏冰却表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所谓的天赋检测并不靠谱,涉嫌坑蒙拐骗、炒作概念。有的机构还吹嘘基因检测技术可以让人“返老还童”留住青春,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甚至包括预防肿瘤的发生,但事实上有效性并没有得到科学验证。
误检、漏检、未及时通知等现象频发
新华社曾报道过,长春市67岁的王女士被当地一家体检机构误将乳腺癌判断为乳腺结节,延误了治疗时间,不得不将左乳切除。后来通过状告体检机构,法院判决机构赔偿10万余元。
切除乳房后,女性患者需要承受不美观、身体两侧重量不一致、脊柱侧弯等困扰,还可能会产生不小的精神压力。为了救命有时患者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但像王女士这样因为体检过失带来的不必要损失,令人难以接受。
不靠谱的体检有时可能会带来更为残酷的后果。比如已经是晚期癌症,报告上却显示一切正常;检出了有高度风险的占位,却没有告知体检者进一步检查;查出了疑似恶性病变,报告上也写明了应进一步行彩超和CT检查,却没有及时把报告发到体检者手中,也没有打电话通知体检者……
包括近媒体曝出的体检机构冒用医生名义、体检报告无医师手写签名等行为,都让人们对国内体检一再失去信心。
流水线上的体检
曾经有一位外国医生在中国做完体检后如此描述:
“这里不像是一家医院,更像是一家工厂,一家高效的工厂。而我像一头屠宰场里的牛,穿行在流水线上。”不得不承认,不少体检像流水线作业,检查身体像一道道工序:超声检查,三两分钟做完;触诊,随便摸两下能过关;心电图,刚躺下结束了……
对于体检机构来说,也许单位时间内体检的人数越多,收入也越高。但体检不同于日常消费品,有时甚至会事关生死,这样的计件式工作,真的有效吗?
过度体检并不罕见
我国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曾经表示:过度体检、过度医疗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币。
胡教授指出,目前冠状动脉CT已经成为体检中心和各级医院的“摇钱树”,临床上普遍不重视问诊,不区分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有的医生甚至明知故犯,滥用CT。
一些不规范的体检机构为了经济利益,还常常给普通人推荐辐射量很大、收费不菲的PET-CT做癌症初筛。普通老百姓可能不了解,一次PET-CT的辐射量大约在10-30 mSv(毫西弗)之间。这是什么概念呢?日本福岛#1核电站5公里的的地方,辐射是2.88 uSv(微西弗)/小时。照一次PET-CT,相当于在福岛核电站附近站上1年。
这种PET-CT的滥用,不仅会让体检者多花很多钱,还会给体检者带来完全没有必要的大量辐射伤害。
轻医生”现象严重
我国体检行业普遍重设备、轻医生,重化验、轻诊断。医生的检前问诊作用忽略不计,罕有人会耐心询问体检者家里有没有人得过什么病,身体有过什么情况,需要注意什么风险……
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仪器和数据。许多机构以昂贵的设备为点,大肆宣传。殊不知设备再好、影像再清晰,负责操作和解读的人员不专业,也会影响体检效果。同样一张片子,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或许一眼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只是经过简单培训的体检工作人员,甚至冒用医生名义的非医学专业人士能不能看出问题,很难说了。
或许该好好做个体检的,是体检行业本身……
什么才是靠谱的体检?
乱象如此,那到底什么才是靠谱的体检?能够被称为靠谱的体检,除了要有必备的硬件设施以外,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专业的人员:设备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实施体检、解读体检的人员专业、有责任心,才可能为客户提供靠谱的体检。
个性化的操作:体检不该是流水线作业,千篇一律,而应该重视每一位体检者的个性化差异和需求,量体裁衣,才能既有效,又不过度体检。
我们来看看国外的医院,在这两点上是怎么做的。
坐标:日本
医院:癌研有明医院
特色:精密癌筛
癌研有明医院位于日本东京,是日本癌症治疗历史悠久的癌症研究会的附属机构。在日本各大杂志评选的日本医院排名中,癌研有明医院的癌症治疗历年都位居榜首。
除了先进的癌症治疗,癌研有明医院的精密癌筛同样闻名已久,其受欢迎程度连东京本地人都很难约。其癌症筛查的检出率远远高于日本的平均水平,传统体检只能发现厘米级的肿瘤病灶,而癌研有明医院发现的胃癌患者中,大部分病灶都在5毫米以下。
为什么癌研有明医院的癌症筛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虽然设备也很先进,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癌研有明医院的体检都是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来实施,体检报告也是由全科医生来解读,再由主任、教授级专家复核,确保整个体检过程中,人员都是高水平、专业、尽职的,才能尽可能地降低漏检和误检的概率。
由专业的医生来检查,精细度会大为加强。比如同样的超声检查,国内可能三五分钟结束了,但癌研有明医院有时需要做到30-40分钟。日本人谨慎、认真的作风,让体检的准确性进一步得到了保障。
坐标:美国
医院:Mayo Clinic
特色:1+X定制化
在美国的医学中心Mayo Clinic,有一项“国际高管健康计划”,据凤凰健康报道,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0多家的高管在这体检。
Mayo Clinic高管体检的主要特色是:1+X定制化。
1是指常规体检项目,X是客户的定制化体检项目。
客户开始体检前,大多数情况下会和首诊医生进行长达2-3小时的充分沟通,首诊医生会详细了解客户包括家族病史、既往病史、服用的常规药品等信息,以及客户对自己身体的担忧、顾虑等。之后,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结合自己的专业判断,医生会为客户从各种体检项目菜单上减项和增项。常规体检项目也不是完全固定的,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客户有任何疾病的可能,医生都会安排下一个层级的筛查,逐层深入,直至把问题排查清楚。
此外,通过遗传学全基因组检查,Mayo Clinic的高管体检还能够对已确认的与疾病有关联的基因进行分析和解释,为客户提出预防遗传性疾病的建议。如果发现客户有漏打的疫苗,医生也会立刻建议补打上。
检查之后也不是给客户一本体检报告便草草了事,Mayo Clinic的医生会为客户提供明确的后续治疗(如有需要)或日常保健的方案。
在这里,医生会尽量为客户设计饮食、运动、药物调理等不伤身体的方式来改善身体情况,而不会轻易让客户上重型医疗器械进行治疗。在这里,没有套路,没有过度医疗,有的只是二者之间满满的信任感。
到Mayo Clinic体检过的冯仑、潘石屹,都给出了高度的评价。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国内的体检也可以让大家如此放心。
参考资料:
庄有猫刊载于知乎的《中国的PET-CT乱象》https://zhuanlan.zhihu.com/p/2023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