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第251期【盛诺全球专家系列公益直播】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欧洲脊柱杂志编委、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委会科普学组副组长姜亮教授,分享了诸多关于脊柱健康的前沿信息。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专家分享了哪些精华内容。
1
腰椎、颈椎问题,多严重就需要手术了?
颈椎、腰椎。这些都是日常极其常见的病,比如脖子难受、腰直不起来。以前我们以为这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但实际上发病越来越年轻。我做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最小的患者只有13岁,做颈椎手术最小的19岁,非常早。
有患者说,他跟家人一起走路时,平路能走100米就腿疼、腿麻,走不动,需要歇三五分钟才能再走。五年前就反复腰背痛,现在痛得更明显,走路距离越来越短。这种情况基本上就已经接近需要做手术的边缘了。
一般来说,在腰椎方面,我们手术的参考标准是:
一口气走路走不到500米,休息两三个月仍反复走不到500米,就要开始建议手术。
颈椎也是类似:先是脖子疼;再严重会手麻;再重一点就是拿东西掉、拧瓶盖没力气、走路磕磕绊绊,那就说明严重到该手术的程度了。
如果患者严重到脚背抬不起来、大脚趾无力(足下垂),或者肛周麻木、大小便失禁(马尾神经损害),则必须马上手术。
我们希望这些问题都能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避免走到严重到必须手术的阶段。
那么有的患者担心误诊误治风险,怎么解决?
在美国,重大手术前医生会主动建议“第二诊疗意见”,找额外的专家来帮助判断是否需要手术。不需要见到患者本人,看资料基本就可以给出意见。这个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
脊柱受损症状
我们可以把人的身体想象成一个非常强壮的壮汉形象,如果肌肉真的足够发达,那往往不太容易得脊柱疾病,因为肌肉对脊柱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一般来说,腰背痛多出现在一个“绿色三角区”。这个三角区是竖脊肌、腰背部肌肉和臀部肌肉共同汇聚到骶髂关节的位置,是最容易受力、也最容易疼痛的地方。
当疼痛明显时,它可以向下放射到臀部、髋部,甚至沿着坐骨神经走到腿部;往上放射,则会到达胸腰交界,也就是俗称“后心”部位。有少数人还会反射到腹部,但较少见。
颈椎也类似。颈椎问题可以引起一大片区域的疼痛,常见是斜方肌区域。当疼痛加重:往上可引起头疼、头晕、落枕样不适;转头时出现“嘎吱嘎吱”的响声;疼痛严重时往胳膊放射,甚至到手指麻木。
更严重时,会出现:拿筷子不利索、拧瓶盖没劲、手动作变慢、走路磕磕绊绊等问题。
这些都是严重的信号,通常意味着脊髓受压,需要考虑手术。
颈椎方面,最常见的问题区域是枕颈交界部,也就是后脑勺和脖子连接的地方,这里发生肌肉痉挛是非常普遍的。疼痛可以往上放射到整个后脑勺,引起:头蒙、记忆力下降、睡眠质量变差;疼痛往下放射则会延伸到颈后形成所谓的“富贵包”。这个地方的肌肉长期紧张、退变,既难看,也容易引起持续性颈背痛。
再严重一些,还可以往后背放射,甚至到后心部位。少数人疼痛还会往前跑到眉毛附近,引起:脑门发紧、头皮紧绷、有时觉得“眼花”、但检查又发现视力正常。
这些都属于颈椎问题引发的“反射性症状”。
再讲讲坐骨神经痛的典型表现:早期表现是单纯腰痛。再重一些是坐骨神经痛:疼的位置可以在臀部、可以在大腿后外侧、小腿后外侧、也可以延伸到脚背、大脚趾或脚底。
从更精细的角度看,神经的分布就像电线分区,包括:
L1:大腿前上部
L2:大腿前中部
L3:大腿下部
L4/L5:最常见的突出节段
L5 出问题会累及小腿外侧、脚踝、脚背、脚趾
颈椎的神经分布也类似电路图,所以出现问题时疼痛范围是可以预测的。
3
脊柱问题如何自救?
很多患者或朋友问我:这些问题能不能自救?有没有简单有效的办法?有没有什么神药?
现实是:没有任何“吃一次就治好”的药。
按摩、推拿、针灸、理疗、牵引、中医推拿、悬吊、拔罐……这些都能让你“舒服一会儿”,但它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些方法都是“管舒服,不管治病”。
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其实领导人们的健康习惯非常值得借鉴。
比如毛主席,73岁还能“畅游长江”。他住的地方旁边就是游泳池,方便随时锻炼。游泳属于温和而有效的运动,尤其是蛙泳对颈椎和腰椎保护很好。蝶泳当然更好,但一般人难度太大,不现实。
比如特朗普——无论走到哪里都打高尔夫。高尔夫属于非常好的运动:挥杆动作是力量,但大量时间是走路和活动,是非常适合脊柱的。
再比如退休后的拜登,非常爱骑自行车。虽然他摔得次数不少,也被媒体拍到过,但从骨科角度看:他摔了很多次,却从没骨折过。说明两个事:他没有明显骨质疏松,他的肌肉力量非常好——肌肉就是最好的“减震器”。
这印证了中医那句话:“筋骨相连”,肌肉好,骨头才好。
我在这里强调,脊柱健康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一个综合的生活状态。颈椎、腰椎在骨科来说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4
脊柱健康=综合生活方式健康
脊柱健康和整体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颈椎、腰椎其实是一条线,照顾原则相同。
日常的站、坐姿势最重要,有三条原则大家要牢记:
其一,站、坐都要挺胸抬头,避免总是低头、含胸、弯腰。
其二,半小时要动一次,活动一下脖子和腰,一小时起身走两步。久站总比久坐好,因为腿酸会逼你活动。
其三,用合适的椅子和枕头。椅子要能托住腰和颈部,睡觉时枕头要能垫起脖子的自然弧度,太高太低都不好。枕头材料反而不重要,躺15分钟觉得舒服、顺溜就是合适的。
在有益的锻炼方面,最好的两项是蛙泳和小燕飞。
其中小燕飞不要抬太高!太高会反伤腰。建议成年人抬5厘米,八九十岁的老人1厘米足够。关键是让我们的背部肌群有“紧张感”。
像太极、八段锦、跳舞、打拳、散步等虽然也对身体有好处,但不等于增强背部肌肉力量,所以无法替代力量训练。
一些过度的力量训练容易“练坏腰”,比如举重过度,骑行强度过大、排球扣球等。
总之,最重要的运动原则是:锻炼为的是健康而非成绩,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度才最好。
因此,患者如果打算使用该疗法,必须找有丰富经验的医疗团队进行谨慎评估。
全球专家系列公益直播预约观看流程






【盛诺一家】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出国看病、全球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服务。
海外医疗服务为什么选择盛诺一家?
- 与美、日、英近 50家 顶级医院官方签约合作
- 服务团队 70% 具医学背景,专业可靠
- 全球 15个 服务中心,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 医疗费用享 5%-40% 专属折扣
- 60%客户通过老客户推荐,满意度高达 99%
如果您或家人想了解海外就医方案?
📞 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400-855-7089 或通过
🌐 盛诺一家官网 预约咨询,获取专业建议,开启全球精准医疗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