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癌症研究院和皇家马斯登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两项名为SoFEA和EFECT的III期临床试验。这两项试验让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接受氟维司群或依西美坦。分析显示,发生ESR1突变的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氟维司群的疗效优于依西美坦。
相比依西美坦治疗,氟维司群治疗使ESR1突变患者在没有癌症恶化的情况下多存活了一个半月。氟维司群治疗组中存活一年的患者比依西美坦治疗组中多出12%。
用“液体活检”确定是否存在突变
在该研究中,科学家们能够使用“液体活检”来确定患者的癌症是否发生了ESR1突变,结果发现在试验开始时提取的样本中有30%存在这种突变。
事实上,ESR1突变并不容易通过标准的活检检测出来,因为该突变是癌症对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做出反应而发生的。活检通常在治疗开始前做,很少在治疗开始后进行,因此癌症的突变和变化可能会被忽略。
突变患者易对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首先使用一种名叫芳香化酶抑制剂的药物进行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之所以被称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因为癌细胞有黄体酮或雌激素的受体。雌激素分子与这些受体相配合,就像一把锁配一把钥匙,滋养癌症,助其生长。
芳香化酶抑制剂是通过阻止体内雌激素的产生而起作用的,这意味着癌细胞中的激素受体会失去它们所选择的食物。
癌症能够适应和进化以克服这种情况的一种方式是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SR1 发生突变。这种突变产生了类似于雌激素与受体相结合的效果,使癌症在没有雌激素的情况下也能生长。这样,癌症便对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产生了耐药性。
氟维司群优于依西美坦的原因
对一些患者来说,一旦对初始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产生了像这样的耐药性,下一个就是要使用一种叫做依西美坦的药物,它也可以阻止体内雌激素的产生。
氟维司群是在初始耐药性产生后使用的另一种药物,但它与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方式不同。它不会干扰雌激素的产生,而是直接影响癌细胞上突变的激素受体,通过与激素受体结合,诱骗癌细胞打开一个预先设定好的自毁按钮。
英国癌症研究院的分子肿瘤学教授、皇家马斯登的Ralph Lauren乳腺癌研究中心负责人Nicholas Turner教授希望这样的研究将继续为接受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指导临床实践。
他说:“从该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ESR1突变与所选择的治疗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该研究分析的两项试验显示,在没有测定ESR1突变的情况下,依西美坦和氟维司群的作用类似。但是如果将ESR1状态考虑在内,我们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接受依西美坦治疗,ESR1突变的患者提早进展和死亡的风险更高。同时,该研究为使用液体活检作为晚期癌症患者常规护理的一部分提供了支持,因为使用液体活检可以通过确保我们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来改善患者预后。”
来源:
本文编译自Medical Xpress于2020年10月8日发布的《New studysheds light on the best drug choices for som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cancer》
原文链接: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0-drug-choices-patients-advanced-breast.html
编者按:
如果您希望了解这一药物或疗法是否适合患者,请扫描下面二维码联系我们,我们可以尽快帮助患者和国外权威医院专家进行远程咨询,需要时患者和家属可以尽快前往国外接受治疗。
请在备注中输入口令:10163
盛诺一家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救命。只要人类还有办法,不论是新上市的特效药物、还是前沿的设备,不论是在美国哈佛,还是英国、德国、日本著名医院,我们都会快速帮助患者找到,都会两周内帮助患者快速和全球专家视频咨询,或者直接飞到发达国家进行治疗。我们每年服务上千位癌症等重病患者,其中很多患者因此重获新生。
本文由盛诺一家原创编译,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