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扁桃体、喉咙、声带等部位的肿瘤,属于头颈癌范畴。虽然不如肺癌、乳腺癌那样常见,但它依然威胁着许多患者的生命安全。此外,即便患者有手术根治机会,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治疗损伤也往往会非常大。
近日,耶鲁大学医学院的Zafar Sayed医生在一次采访中,详细介绍了蕞近几年兴起的“经口手术机器人技术”(TORS),该技术正在引领头颈癌治疗的变革。

01
在采访中,Zafar Sayed医生提到:“我们现在更关注的是怎么‘减轻’治疗强度,不是一味地‘猛攻’,而是在治好癌症的同时,让患者少受苦、多保留功能。”
以往要切除咽喉、舌根或扁桃体的肿瘤,医生得“劈开下颌骨”,从外面开出很大的口子,才能动手术,听起来就很可怕。
而现在,医生使用先进的 “经口机器人手术”,机械臂直接从口部伸进去操作,不用开外口,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这种技术已经在很多身体部位应用,现在也被用于治疗咽喉、舌头、声带等部位的早期癌症。
02
Sayed医生用通俗的方式解释了这项技术的利与弊。首先,机器人的“手”要比人类更灵活,还能自由旋转,以各个角度进入患者口中,深入很狭小的地方做手术。
其次,机器人配备了3D立体摄像头,医生可以无死角、清晰地看到手术区域。
此外,机器人手术不需要开大的创口,患者回复更快,疤痕也更小。
不过机器人手术也有一些短板,蕞主要的是医生无法直接用手触摸肿瘤,所以不太有“手感”。另外,这类手术也不太适合大肿瘤或位置特别复杂的病灶。
03
Sayed医生强调,治疗头颈癌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多学科团队(MDT)作战的过程。这支“战斗队”里通常包括:
外科医生:负责动手术;
放疗医生、化疗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术后放疗或化疗;
语言治疗师:帮患者恢复说话、吞咽能力;
营养师、康复师:帮患者恢复体力、正常进食。
在耶鲁大学头颈癌项目中,患者手术前后都会见到放疗、化疗医生,他们会根据肿瘤切除后的病理报告决定是否需要后续治疗。
04
很多人都知道HPV病毒跟宫颈癌有关,但其实,HPV也可以引起头颈癌!
这类头颈癌好发于扁桃体、舌根部位,近几十年来上升明显。现在在美国,大约75%的相关癌症都是因为高危型HPV病毒引起的,每年有1万到1.5万例新发病例,男性更常见。
那么HPV相关头颈癌的治疗,和其他非HPV相关头颈癌有何区别?答案是基本一样。不仅如此,HPV阳性(感染了HPV病毒)的患者预后反而更好,一些治疗更容易起效。
目前,耶鲁大学正在进行多项头颈癌患者“减损伤”相关的临床试验,旨在帮助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疗的同时,蕞大限度降低损伤,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来源:
https://www.onclive.com/view/deintensification-of-treatment-modalities-is-crucial-to-consider-in-head-and-neck-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