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CheckMate 9DW三期临床试验的数据结果: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在既往未接受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中,与传统靶向药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相比,显著改善了总生存期(OS)。
纳武利尤单抗(通用名:Nivolumab,商品名:Opdivo),是一款PD-1抑制,所属公司为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伊匹木单抗(通用名:Ipilimumab,商品名:Yervoy),是一款CTLA-4抑制剂,所属公司同为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关键数据
在平均随访35.2个月时: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的平均总生存期(OS)为23.7个月,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20.6个月。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24个月的生存率为49%,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39%。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36个月的生存率为38%,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24%。
在所有相关亚组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在总生存期(OS)方面均优于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6%,意味着有36%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或完全消失;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13%。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的完全缓解(CR)率为7%,意味着有7%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2%。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的部分缓解(PR)率为29%,意味着有29%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11%。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的疾病稳定率为32%;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62%。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的疾病进展率为20%;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14%。
两组分别有12%和11%的患者无法评估疗效。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的平均缓解持续时间(DOR)为30.4个月,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12.9个月。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缓解持续≥24个月的患者比例为55%,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35%。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缓解持续≥36个月的患者比例为47%,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未可适用,意思是人数太少,无法进行统计或估算。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头一次症状恶化的平均时间为2.6个月,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2.1个月;联合疗法可显著降低症状恶化风险。
安全性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任意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为84%,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91%。
两组3级或4级TRAEs(严重或非常严重)的发生率分别为41%和42%。
两组因任何级别TRAEs导致停药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8%和10%。
两组死亡人数分别为12人和3人。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中蕞常见的3/4级TRAEs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率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5%)和脂肪酶升高(5%)。
专家总结
“在CheckMate 9DW研究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在未经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中,显示出相较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显著的总生存获益。这些结果支持该联合疗法作为不可切除HCC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日本近畿大学医学院消化内科教授及主任工藤正俊与共同作者在论文中写道。
此前,基于CheckMate 9DW三期试验的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作为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研究详情
该研究共随机分配了668名患者,按照1:1比例,分别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共335名)或仑伐替尼/索拉非尼(共333名)治疗。
符合条件的患者需年满19岁以上,具有组织学确诊的肝细胞癌(HCC),无法接受根治性手术或局部治疗,或在术后/局部治疗后病情进展。此外,患者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至少有一个可测量且未经治疗的病灶,Child-Pugh评分为5或6(意味着患者的肝功能属于A级(蕞轻度损害),肝脏代谢和合成功能基本正常,适合接受系统性抗癌治疗),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或1(意味着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好,能够承受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及症状恶化时间。
来源:
https://www.cancernetwork.com/view/efficacy-data-support-nivolumab-ipilimumab-as-first-line-hcc-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