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盛诺一家原创编译,转载需经授权
关键信息速览:
近年来,PD-1、PD-L1等免疫疗法的出现,大幅改善了许多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然而,一部分患者使用此类疗法后却无效,或有效一段时间后,产生了耐药性。
此时,患者往往非常容易陷入“无路可走”的巨大困境之中。
但现在一种能够模拟病毒入侵、强力激活人体免疫力的新药出现了:打上一针,就能“骗过”免疫系统,让其“盯上”患者肿瘤区域,进而诱发免疫反应!

来源:摄图网
1
新方案出炉:“虚拟病毒”+免疫药
由于癌细胞能够锁死免疫细胞识别和攻击自己的能力,因此科学家开发出了PD-1这类免疫药物——专门解除癌细胞封锁、帮助免疫T细胞的抗癌能力。
但问题是,不少患者刚开始有效,用了一阵子后癌细胞又进化出了对免疫药物的耐药性,此后治疗再无效果。
为了破解耐药难题,科学家想了个好办法:制作出一种能模拟病毒入侵的“虚拟病毒”,然后打入患者肿瘤,诱发该区域的免疫反应,同时使用免疫药物对癌症进行联合打击!
这种“虚拟病毒”实际上是人工合成的双链RNA,名叫BO-112。由于是“假货”,它并没有真正病毒的传染性。
2
临床研究数据如何?
在名叫“SPOTLIGHT-203”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挑选了42位使用过PD-1类药物但出现耐药、病情依旧发展的黑色素瘤患者。这些患者身上的肿瘤必须能直接打针——意味着不能藏在身体深处。
前7周,研究人员会每周给患者直接打一针,之后每3周打一针。期间,患者正常使用PD-1免疫药物帕博利珠单抗(每三周一次)。该方案蕞多使用2年,除非病情恶化或身体扛不住治疗。
蕞终,在40名可评估病情的患者中,10%的人肿瘤完全消失,15%的人肿瘤大幅缩小,另外还有40%的人病情稳定,没有继续恶化。这个成绩在已经耐药的患者中,已经非常不错了。
治疗2年后,仍有54%的患者依然存活,这表明新疗法真的有潜力延长患者生命!
在副作用方面,蕞常见的问题包括疲乏、发烧、拉肚子、寒战、恶心,就像感冒或者身体启动了“防御模式”那样,都是免疫被激活后的常见反应,大多可控制和缓解。
研究还发现:
肿瘤长在鼻腔、口腔、生殖道的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治疗后疗效更佳,2/3的人肿瘤缩小;
肿瘤长在手掌、脚底的肢端型黑色素瘤或经检测体内乳酸脱氢酶LDH值非常高的患者,疗效可能会打一些折扣。
基因检测显示携带有NRAS或BRAF基因突变,同时没有MYC基因扩增的患者,可能更容易通过该方案受益。
还有一点很重要,BO-112属于“虚拟病毒”,因此不像溶瘤病毒那样用“真病毒”的疗法需要极其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操作也更简单、更容易普及。未来如果获批,则落地医院的速度可能更快。
参考来源:
https://www.targetedonc.com/view/intratumoral-bo-112-plus-pembrolizumab-shows-promise-in-anti-pd-1-resistant-melan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