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盛诺一家原创编译,转载需经授权
关键信息速览:
在癌症治疗中,有一种特别擅长隐匿自身的肿瘤类型,被称为“冷肿瘤”,它们就像一个个披着隐形斗篷的敌人,安安静静地潜伏着,免疫细胞即便经过它身旁,也无法发现其踪迹。
即便是能够提高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能力的免疫药物(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常也对这类“冷肿瘤”无可奈何,疗效非常差。
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在免疫治疗方案中加上传统放疗,则有望破坏这类肿瘤的“隐身斗篷”,大幅提升抗癌效果!

来源:AI原创生成
1
让隐身肿瘤“原形毕露”的组合疗法
在一项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研究中,原本使用免疫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放疗+免疫药物的组合治疗后,他们的免疫系统明显变得活跃,也出现了肿瘤缩小的积极反应。
事实上,无论是放疗还是PD-1免疫药物,本身都并不新颖,但二者联手后,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免疫药物: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警察部队”(T细胞等免疫细胞),识别并消灭癌细胞。它不靠药物直接杀伤,而是发动“自家部队”作战。但问题是,如果癌细胞太会伪装,免疫系统根本发现不了敌人在哪儿,这仗就打不起来。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直接“轰炸”肿瘤细胞,是常见的局部治疗方式。但它还有一个被低估的能力:在轰炸过程中,会让癌细胞的“独特标签”(各种突变蛋白碎片)散落在肿瘤周围,被免疫系统逮个正着。这种现象叫“旁观者效应(Abscopal Effect)”——哪怕只照射了一个肿瘤,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也可能“跟着倒霉”,因为免疫系统被全面激活了。
研究团队发现,先放疗、再免疫治疗的组合,能让原本极度难被免疫系统发现的“冷肿瘤”变“热”——免疫细胞开始涌入肿瘤内部展开进攻。
2
哪些肿瘤患者可能从新组合疗法中受益?
身穿“隐身衣”、善于潜伏的“冷肿瘤”,通常有以下几个特征:
突变负荷低:身上的“癌症标签”太少,难被发现异常;
不表达PD-L1蛋白:没挂“我是坏蛋”的牌子(细胞都有自己的牌子);
携带Wnt信号通路突变:就像在身体里装了“防火墙”,能阻挡免疫细胞靠近,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这类免疫治疗的“冷肿瘤”对单独的免疫药物治疗基本无反应,但如果使用放疗破除肿瘤的“隐身衣”,则可能激活免疫反应,让治疗变得有效。
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许多人属于这一类型。因此,如果患者存在上述3个特征之一,且免疫治疗基本无效,不妨和主治医生聊聊,是否有必要加上放疗,为体内的免疫系统提供一些助力。
3
组合疗法的效果到底怎么样?有没有用?
这项研究用到了72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293份血液和肿瘤样本,并进行了多组学分析(把基因、RNA、蛋白、免疫细胞等统统一起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远离放疗部位的肿瘤也“被波及”了:免疫细胞大规模进入这些肿瘤区域,说明不是局部反应,而是全身免疫觉醒;
T细胞识别能力增强:不仅数量多,而且能精准识别患者肿瘤的突变“标签”(比如新抗原);
患者生存情况明显改善:接受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患者,相比只接受免疫治疗的对照组,表现出更好的肿瘤长期控制率。
总之,对于很多免疫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肺癌患者,并不是免疫药物没用,而是你得先“照亮敌人”!
参考来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7-therapy-immunotherapy-resistance-cance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