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7月4日电 (王懿辉王广兆陈静)相比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常见高发肿瘤,肉瘤是肿瘤中的“稀罕者”,知晓率不高。值国际肉瘤宣传日之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副主任陈勇4日对记者介绍,软组织肉瘤的发病率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陈勇表示,软组织肉瘤早期发现将显著提高软组织肉瘤的生存率。他同时指出,规范治疗意义重大。
据悉,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它发病时一定会发出某些“信号”。肉瘤发病时的早期信号一般是出现在四肢、躯干及体表的“小疙瘩”。陈勇表示,很多人身上的“小疙瘩”都是皮下脂肪瘤或腱鞘囊肿等良性疾病。肉瘤在体积上比良性疾病大,同时摸上去较为生硬。这位专家建议,民众一旦发现体表有持续增大的“小疙瘩”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据介绍,约15%的软组织肉瘤生长在腹膜后。人们常常难以早期发现这些疾病发出的讯号。只有当肿瘤在腹膜后长到直径10cm~20cm时,压迫肠胃道,出现类似慢性胃肠道疾病的症状,或者体表外已经摸到巨大肿块时才会去就医。此时,肉瘤已经成为腹盆腔中的一颗“大炸弹”。
据权威的临床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软组织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肿瘤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小于5cm的肉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80%左右,而大于5cm的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60%。
陈勇指出,早发现对于肉瘤较为关键。他表示,除了对于体表外的“小疙瘩”要留一个“心眼”,还呼吁民众重视一年一度的体检。陈勇说,一般小于5cm的腹膜后肉瘤在腹部B超下就能被“俘获”,及时施治将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肢体肿块时,很多人会认为到小诊所做个门诊手术直接切除就“万事大吉”了。陈勇说,其实这种“未取得病理就切除肿块”是医生强烈反对的做法。因为这极有可能留下复发转移的隐患。陈勇告诉记者,不规范的治疗将大大增加软组织肉瘤的复发转移风险,因此首次治疗的规范性对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勇认为,当怀疑软组织肉瘤时,切莫“一切了之”,应先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检查,获取部分肿块组织进行病理诊断,通过“金标准”来鉴别肿块的“良恶性”,区分不同的病理分型,进而“对症施治”,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据悉,目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的肉瘤术后复发率与美国的安德森肿瘤诊治中心相当,基本控制在10-15%。这位专家坦言,由于软组织肉瘤发病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较为少见,迄今不规范诊疗很普遍。
据介绍,软组织肉瘤有19个组织类型和50个以上的不同亚型,对于软组织肉瘤不同的分型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案。陈勇说,手术是软组织肉瘤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有些肉瘤对化疗敏感,在些特定情况下,软组织肉瘤还需要放疗。陈勇指出,目前国内外均认同肉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开展软组织肉瘤的联合门诊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累计为超过50000例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