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一项1052例男性的随机试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去势治疗中添加阿帕他胺,可以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因此,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阿帕他胺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
在一项新分析中,研究人员评估了277例男性,从随机分组开始到出现2次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PFS2)。这些患者在试验治疗后疾病进展,并继续接受后续延长生命治疗。
2020年泌尿生殖系统癌症研讨会上报告结果表明,无论后续治疗是新激素疗法(风险降低32%),还是紫杉烷类治疗(风险降低了37%),与安慰剂相比,最初接受阿帕他胺治疗的患者,PFS2事件风险降低程度类似。
主要研究者Neeraj Agarwal博士表示:“PFS2获益是早期强化治疗有效的标志,符合所用药物的总体生存益处,并且显示了整个的治疗轨迹。这些结果可能有助于为那些正在考虑各种治疗方案的、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提供建议。”
犹他大学Huntsman癌症研究所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科主任Agarwal博士承认,本项分析是事后分析,后续治疗依然由主治医生负责。
Agarwal博士总结表示:“根据现有数据,后续治疗的少数事件和非随机治疗决定会妨碍确定更佳后续治疗。我们需要进一步事件以及更加成熟的数据,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斯隆专家观点
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泌尿生殖医学医师Dana E. Rathkopf博士表示,由于仅大约五分之一的患者经历过PFS2事件,所以这些发现必须谨慎解读。
Dana E. Rathkopf博士还指出,所分析的队列包括疗效较差的患者,即无论使用阿帕他胺还是安慰剂,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均为12个月左右。
“如果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约12个月的治疗,那么很疑惑为什么接受阿帕他胺治疗的患者对二线激素疗法的疗效比安慰剂组患者更好,因为你可能认为在先前阿帕他胺疗效较差的情况下,这些患者可能会产生某种类型的内在耐药性,表明相对于紫杉烷治疗,二线雄激素受体抑制剂不会有效。”
Rathkopf医生表示,TITAN患者在随机分组前是根据既往多西他赛的治疗情况进行分层。但是,在接受后续激素治疗的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最初接受阿帕他胺治疗的患者接受紫杉烷治疗的比例更大(33%VS16%),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Rathkopf医生总结表示:“数据的进一步完善将提供更多信息。但是很明显,在SPARTAN和TITAN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阿帕他胺能改善患者PFS2,引发我们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使用预测性标志物选择治疗方法。”
研究详情
在277例试验治疗疾病进展,并继续接受后续延长生命治疗的患者中,约30%患者后续接受新激素疗法——阿比特龙或恩扎卢胺;35%患者后续接受紫杉烷治疗——多西他赛或卡巴他赛。
总体而言,Agarwal博士在研讨会上报告,与最初随机分配接受安慰剂的男性相比,最初随机分配接受阿帕他胺的男性PFS2明显更好。
在分层分析中,无论患者继续接受新激素疗法,还是紫杉烷类疗法,与安慰剂相比,初始接受阿帕他胺的患者,PFS2显著改善。
来源:
本文编译自医学资讯网站Medscape于2020年2月24日发表的《Apalutamide Benefit Sustained in mCSPC Regardless of Next Therapy》,
原文链接: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25603#vp_2
本文由盛诺一家原创编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