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曾经被誉为“蕞有可能治愈晚期癌症的方法”,通过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型疗法来控制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可以降低癌症患者的肿瘤负担,并让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缓解。但是,这些治疗通常受到治疗诱导的自身免疫不良事件的限制,造成许多副作用和并发症,且几乎影响到每一个器官系统,从轻微的皮疹、发烧,到严重的胃肠道、肺部或心脏并发症……为了让广大癌症患者和家属对免疫治疗有更多了解和认知,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免疫治疗专家Kerry Reynolds博士,为大家带来了“免疫治疗及其副作用”主题直播,并现场解答了广大患者朋友正在遭遇的疾病难题。
直播现场
下面是本场直播的精华内容,希望对广大患者朋友有所帮助。背景介绍:2016年-2017年,随着免疫疗法的兴起,与其相关的副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综合癌症中心意识到,需要组建一个专门的团队,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Kerry Reynolds博士就是团队中的一员。
免疫疗法具有很好的优势,在了解其潜在的副作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免疫疗法的作用原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过去十年间发展蕞快的一种疗法,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疗效很好。以黑色素瘤为例。2011年以前,治疗该疾病还仅限于化疗,但是化疗的有效率是有限的,仅为5%-20%,并且起效时间久、持续有效时间短。如果黑色素瘤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期只有1年左右。如果出现了肺转移,只能存活大约8个月。如果出现了脑转移,可能只能活4个月左右。2011年,好消息出现了,免疫治疗药物伊匹单抗(Ipilumumab)获批上市。接受该药物治疗后,患者的总生存期提升为4-5年。后来又有了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单抗(Nivolumab),以及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单抗,疗效更佳,40%以上的患者能够生存达6年以上。该联合疗法疗效强大,可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的适应症就多达85项。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患者群体可以受益于该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的作用原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每天都在工作,主要作用在于识别各种有害物质。当识别到有害物质时,会判断是来自外界还是人体自身,比如外界的有害物质细菌、病毒,人体自身生成的肿瘤细胞等。免疫细胞具有非常复杂的分子结构,即蛋白结构。比如说和T细胞相连接的蛋白,用于激活T细胞。当有外来物入侵时,人体收到信号后,便会开始激活免疫系统。与此同时还需要另一个条件,就是蛋白的参与,例如CD 28蛋白。T细胞被完全激活后,就会释放很多信号,使人体的整个免疫系统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
来源:摄图网
但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需要激活,一方面又不能过度活跃,不然就会攻击人体自身的细胞或组织。这里就有了一些“刹车”装置,包括TCR、CD28、CTLA-4、PD-1等。癌症患者需要激活免疫系统对抗肿瘤,因此需要将这些“刹车”装置给拆掉,于是就有了免疫治疗药物,通过与TCR、CD28、CTLA-4、PD-1等受体结合,使其失去抑制效果,就能成功去除“刹车”功能,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可以攻击肿瘤细胞。目前大约有11种已经获批上市的免疫治疗药物,分别是:
PD-1抑制剂:
PD-L1抑制剂:
CTLA-4抑制剂:
LAG-3抑制剂:
接受免疫治疗后,患者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一方面可以对抗肿瘤,另一方面还可能引发身体各个器官的免疫炎症反应。当然,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相关的副作用,只是都具有潜在的风险。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种、两种甚至多种并发症,有的患者可能一种都没有。副作用的表现程度也有所不同,从轻度到重度,每一个患者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应对。免疫治疗比较常见的炎症有结肠炎、肝炎、肺炎、内分泌疾病、心肌炎、肾炎、关节炎、皮肤炎、神经相关疾病、葡萄膜炎、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疲劳可能与肿瘤本身有关,也可能与免疫治疗引发的副作用有关,因此需要谨慎对待。- 内分泌出现问题,可能是垂体炎、甲状腺炎、1型糖尿病、肾上腺功能不全;
免疫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是进行分级的:1级为轻度,2级为中度,3级为重度,4级为危及生命,5级为导致死亡。一般到了3级和4级就会比较严重,患者通常就需要住院治疗。不同的免疫治疗药物,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双免疫联合,还是免疫联合化疗,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如果做好管理,死亡率一般只有不到2%。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的成功促使相关联合方案不断获批。
- 也应重点关注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通常为1级或2级,但严重不良事件可能会危及生命。
- 还需要对副作用进行很好地管理,包括:不良事件通常在治疗的前3-6个月出现;化疗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数周或数月的副作用;免疫治疗停药后仍可能会发生副作用等。
Reynolds博士:从病人的毒性反应方面,其实可以反向反映出病人接受免疫治疗的效果。目前有很多的研究表明,如果患者出现了免疫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恰恰证明了疗效可能更明显。如果一个患者出现了3种以上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那么他获得免疫治疗起效的概率会非常高。2.肺癌奥希替尼耐药后,开始接受免疫治疗,是不是副作用越大,表示抗肿瘤效果越好?Reynolds博士:并非产生了副作用就代表效果好,也并非没有产生副作用就代表没有效果,有时治疗有效的患者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了虚弱相关问题,要及时就医,例如出现气短、咳嗽等异常症状,以及腹泻、关节痛、皮肤发生变化、眼皮下垂有失重感、吞咽出现问题等。这些都有可能和免疫治疗的毒性作用相关,应及时发现、及时干预。3.如果用激素去控制副作用,是不是会影响免疫治疗效果?Reynolds博士:根据既往的一些回顾性研究,从历史数据来看,专门使用激素控制副作用和不使用激素的患者疗效差不多,没有显著的差别。但对于本身就需要进行激素治疗的患者,可能有效性会更高。关于这点,目前研究人员仍在进一步探究。4.如果使用K药(Keytruda)效果很好,可以减量(一半的量)使用吗?Reynolds博士:药物的副作用和剂量确实是相关的,疗效也和剂量相关,因此临床上使用的剂量都是经临床试验证实的有效剂量水平。但目前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减量(一半的量)能够实现同等的疗效,并且减少相应的副作用。因此,即便是因为副作用需要暂停用药,管理好恢复治疗后,还是应该使用标准剂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谨慎,绝对不能因为副作用问题轻易去降低剂量。
Kerry Reynold
Kerry Reynold于2014年加入哈佛大学医学院,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的免疫治疗专家。目前担任哈佛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麻省总医院住院癌症服务临床主任及严重免疫治疗并发症服务主任。在Reynolds博士的领导下,麻省总医院综合癌症中心的住院项目每年评估和治疗4000多名患者,并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住院医生和专科进修人员提供核心培训。Reynolds博士与麻省总医院的团队在免疫治疗并发症领域一直处于国际前沿地位,通过创建严重免疫治疗并发症服务来改变临床实践模式,以提供专业的多学科护理。这些服务汇集了麻省总医院各个临床部门和科学家的专业知识,以协调护理并解决当今许多癌症患者面临的关键问题。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
Reynolds博士所在的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是盛诺一家官方签约合作医院,也是哈佛大学医学院蕞大的教学附属医院,历史上诞生过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早在1846年,麻省总医院就进行了人类历史上头一例麻醉手术,并在1896年蕞先将X光用于临床。此外,麻省总医院还拥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规模蕞大的基于医院的研究项目,在任何给定的时间,麻省总医院都大约有1200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选的美国医院排名中,麻省总医院曾常年位居前三,并在2012-13年度登顶全美综合排名弟一。重要提示:本文涉及医疗方面的任何分享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务必谨遵医嘱。
【盛诺一家】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出国看病、全球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服务。
海外医疗服务为什么选择盛诺一家?
- 与美、日、英近 50家 顶级医院官方签约合作
- 服务团队 70% 具医学背景,专业可靠
- 全球 15个 服务中心,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 医疗费用享 5%-40% 专属折扣
- 60%客户通过老客户推荐,满意度高达 99%
如果您或家人想了解海外就医方案?
📞 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400-855-7089 或通过
🌐 盛诺一家官网 预约咨询,获取专业建议,开启全球精准医疗之路。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